记者从9月1日举行的杭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媒体座谈会上获悉,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助力下,截至8月底,今年杭州新设市场主体15.52万户,共达135.79万户,其中每月新成立企业1万多家。
营商环境当下正成为杭州的发力重点。去年10月,该市被确定为中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。今年该市提出要“努力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”。
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朱师钧在座谈会上介绍,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,我们深刻理解世界银行评估方法论,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的根本标准和评价标尺,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,改‘政府端菜’为‘企业点菜’,改‘我要怎么办’为‘企业群众要我怎么办’,倒逼自身改革。”
会上,杭州市发改委也公布了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诸多工作进展及成效。
如在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方面,杭州将282项单独办事事项以“套餐”形式合并为75项“一件事”事项,所有事项原需办事材料1165件,现减为628件,原需跑部门(窗口)233次,现减为67次,原需办事时长2016个工作日,现减为787个。
在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上,该市按照浙江省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要求,用“数据跑”代替“企业跑”,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“最多80天”,低风险小型项目“最多15天”。杭州还着力推进“亲清在线”工业项目“小时制”审批,将原来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的9个工作日压减到9个半小时。其中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“秒达”,用地规划许可证3小时核发。
企业开办方面,朱师钧介绍,2019年杭州即实现了开办企业“5210”标准,即不多于5份材料、2个环节、1日办结、政府买单零费用。今年进一步提升为“一个环节 30分钟”,推进开办企业“分钟制”办理。
此外,通过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流程再造,在该市,外商投资企业设立、变更审批的13个事项除企业设立、变更外,其余事项全部实现即办制,即办率达84.62%。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对内资外资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。上半年,杭州实际利用外资33.28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8%。
近年于营商环境层面的持续发力,不仅为杭州带来了企业流,更带来了人才流和资金流。记者从当日会上获悉,去年杭州人口净流入55.4万人,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第一的城市。2019年末,杭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8.75万亿元,近五年年均增长约14%。(王逸飞 郭其钰)
-
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
-
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
-
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
-
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
-
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
-
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
-
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.1万人次
-
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6% 增速较7月份加快0.8个百分点
-
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
-
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