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团之后,拼多多市值也一度迈过1000亿美元。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千亿门槛,在许多互联网公司眼里触手可及。而与市值相匹配的,一定是这些公司的市占率、市梦率……也就是,最核心的竞争能力。
竞争能力,优先表现在竞争领域的范围大小,这彰显着企业的野心,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。所以,体现在美团、字节跳动、小米、滴滴、拼多多等中生代互联网企业身上,绕不开争议性话题“竞争的边界”。
美团CEO王兴曾因“竞争没有边界”饱受指摘,作为团购起家,顺其自然延展到生活O2O的美团,是外界理解的美团,但自从挺进旅游、金融、出行等市场,美团锋芒毕露。
比美团不遑多让的还有字节跳动、滴滴、小米等企业,不谈业务大小,它们也开始“什么都做”,一副BAT当年横扫互联网的架势。
对于普通用户来讲,企业竞争边界的突破是好事,意味着更多样的市场服务,避免老牌企业的垄断。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,竞争无边界,也意味着重复资源的浪费,就像曾经的网约车补贴价格战,用户得了便宜,但显然市场虚火旺盛。
可市场就是这样,明明知道是双刃剑,仍躲不开这种路径。
因此,互联网竞争无边界,只要在合法的维度,会变得越来越频繁、越来越习以为常。毕竟,容纳十个甚至更多千亿美元、百亿美元的公司,在网民总量(十亿级别)不变的背景下,是更激烈的零和博弈。
默认了“互联网竞争无边界”的事实,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,就不要奢望独占整条赛道,而要学会定义赛道,至少给某条赛道加上个人色彩。
学术一点的说法,企业要成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;通俗时兴一点的说法,企业要给新风口新赛道加上人设。
BAT就是“加人设”的佼佼者,远的就不说了,近两年风生水起的新零售,阿里巴巴无疑是引领概念也是受益最大的企业。借助盒马鲜生等具象业务,阿里把新零售塑造为线上线下融合的自营零售闭环。
同样是线上线下融合、同样在“新零售范畴”,腾讯略有区别,以微信为主要抓手,腾讯强调的是“智慧零售”,是工具化的开放性模式。
两种路径暂且难分高下,但两个公司的人设还是立在了那里,如同移动时代的苹果和谷歌,两大模式仍在缠斗。
从这个角度观察,美团收购摩拜和滴滴打造青桔,看似都在做共享单车,人设却完全不同。直白易懂的是滴滴,“互联网+出行”两轮、四轮、多轮……一个都不能放过;美团做共享单车,志不在出行市场,而是从产品和流量的角度,用新鲜的相对高频的业务拉动既有的相对低频的业务。
相同的道理,如今最为火爆的直播电商,淘宝直播的出发点,不同于抖音、快手。而抖音和快手,又是不同风格。
这种差别就像京东、淘宝、拼多多,都是做电商,但没有用户会把它们当一码事。张绪旺
-
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
-
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
-
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
-
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
-
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
-
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
-
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.1万人次
-
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6% 增速较7月份加快0.8个百分点
-
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
-
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